北京玛泰中 - 工业文化

主页 > 工史博览 >

民国镇海小港李家与恒顺香醋


在民国时说起镇海小港李家基本是路人皆知,一般都是指是李家的李也亭、李弼庵昆仲的乾坤两房。而这里要说的小港李氏是他们同族的另一支。
 
◎ 李高裕,又名皋宇,北仑小港黄瓦跟人(今戚家山),家有七兄弟,他为长子,生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少年时在家乡从事米粮生意,1897年去镇江协助他的父亲经营。他父亲叫李贞元,当时在宁波有钓船4只,自行贩运木材、米粮,来往于浙江、福建沿海以及长江下游各地,并以镇江北岸的七壕口为集中点,设有李源记米、木行。后来迁至镇江,李高裕继承父业,于是在镇江大展宏图。
光绪末年,经同族李薇庄的介绍(李薇庄(1873-1913)名厚礽,是小港李家李梅塘四子。他一生不曾经商,而是步其叔父李濂的后尘,读书进学,由举人而放官江苏候补知府,做过警察局提调、江苏糖捐丝捐局督办。时任江苏裕苏官栈局总办),任镇江裕苏官栈局经理。
辛亥革命后,裕苏栈局撤销,又经镇海同乡朱中孚介绍任镇江美孚洋行经理。由于李高裕经营有方,遵守信用,深得美国人麦德森的信赖,因此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数省煤油经销均需李高裕经手。据说在销售鼎盛时期日收入最高可得800银元,这就是他致富的财源。
/ 李源记煤油行信笺 /(来自网络)
 
据《镇江文史资料》记载:“恒顺”镇江香醋,早在清末民初,参加南洋劝业会及物产展览会中曾获金牌奖。1980年获国家银质奖,1985年又在巴黎荣获国际美食旅游金质奖和国家经委颁发的国家优质食品金质奖。
“恒顺”最初为私人经营,曾经两易其主。恒顺的创始人朱兆怀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开设朱恒顺糟坊。后来由于朱氏子孙经营无方,而且挥霍无度(传朱家就有6枝大烟枪吞云吐雾),把恒顺资金败光,1925年不得不将店作价38000银元,售给在镇江经商的宁波北仑人李高裕,从此结束了朱恒顺85年的创业历史。
李高裕为人精明强干,他是既能守业,又能创业的实业家。他接办的有清江大丰面粉厂、高邮裕亨面粉厂、泰州泰来面粉厂、扬州面粉厂、南通复兴面粉厂、无锡泰隆面粉厂、镇江贻成面粉厂,同时还投资常州民丰纺织厂、苏州植物油厂、上海三友实业社、天利氮气厂、天原化工厂。
他还是创办镇江水厂发起人之一。特别是接盘恒顺之后,使这块名牌和名产得以保持和发展。李高裕对镇江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 李高裕 /
 
李高裕在朋友的撮合下,于1925年接盘了恒顺,将品牌改为镇江恒顺源记酱醋糟坊。原始资本4万元,另吸收亲友存款约5万元,并由其三弟李纯宇任经理。
最初几年,由于对该行业生产经营生疏,加之朱恒顺遗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生产业务困难重重,两年时间4万元资本几乎亏尽,李纯宇也积劳成疾。
1928年,李高裕不得不再垫本4万元,并先后延聘董仲芳、唐盛标、周受天为经理。特别是周受天熟谙酱醋生产,对产品质量把关甚严。
据说每当工人抬醋醅经过经理室时,周坐在经理室内就能嗅出醋醅的优劣,而后查询究竟,因此生产工人不仅个个佩服,而且操作更不敢马虎。李皋宇知人善任,授予周受天生产经营和人事大权。
同时还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贻成、泰来两面粉厂购新麦时,为恒顺收进低价面粉;还利用运洋油至蚌埠出售之便,收购黄豆运回镇江给恒顺作原料。为了与同业竞争业务,
/ 镇江恒顺酱醋厂广告(来自网络) /
 
从1928年至1930年先后在镇江大埂街设第一分店,在日新街设第二分店,在小码头设第三分店,并在上海北京西路成立总发行所。嗣后又在上海八仙桥、槟榔路及虹口设三个分店。为了开拓业务,李高裕又在包装上进行了改革。
1930年他向上海康元制罐厂订制马口铁罐头,改进了酱菜的包装;同时以质量较好的醋,改用玻璃瓶装,这不仅便于顾客携带,而且不易变质。特别是在此期间,李高裕又采用镇江名胜——金山风景,制成彩色图案,以金山牌定为注册商标,从此恒顺与金山齐名,驰名中外。
/ 金山注册商标 /
 
1932年,李高裕之七弟李纯全任经理,恒顺生产和业务更趋发展,醋和酱菜已销售到安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及华北沿海城市。恒顺外省经销处达31家,同时也开始远销南洋一带。至1936年,各种产品产量已达高峰,醋年产7000坛,罐头酱菜35万听,制酱黄豆1800担。
恒顺源记酱醋糟坊于1935年改组为镇江恒顺酱醋厂股份有限公司,1937年4月增资6万元,总股金为10万元。正值恒顺继续发展之际,抗日战争爆发,日寇侵入镇江,李高裕全家避往重庆,后绕道回上海。镇江沦陷8年,李高裕从未来镇江过问恒顺厂事,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而在此期间,李高裕的并非恒顺股东异母兄弟李武,却趁恒顺无人过问之际,以李氏代表自居,自封为恒顺经理,继续经营,直至抗战胜利前一月,李武暴卒于镇江。
抗战期间,由于镇江恒顺产品不能运往上海销售,而上海当时租界成为孤岛,市场出现畸形繁荣,李高裕从四川回到上海,乃筹集资金22000元在沪西槟榔路购地3亩多建筑厂房作为生产基地,并调用镇江厂技术工人,生产镇江风味的香醋、酱油、酱菜。厂名为镇江恒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厂(1956年公私合营该分厂改名上海镇江醋厂)。抗战胜利后,李高裕已年迈七旬,仍常住上海,每年去镇江一次,探亲访友,了解恒顺情况。1962年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 。
在1944年3月李高裕曾回家乡小港处理祖产被人盗卖之事,并在《时事公报》连续刊登声明。
李高裕长子李友芳于1903年7月28日,出生于北仑小港。1909年,6岁时随父母迁居古城镇江。少时攻读于李公朴就学过的镇江润州学校。中学毕业后,15岁考入镇江中国银行当练习生。20岁时在其父开设的李源记煤油号当会计。
25岁后任过仪征十二圩美丰五洋面粉号经理、泰州泰来面粉厂驻镇营业部经理,南通复兴面粉厂经理等职。抗战八年避居上海。1945年4月他拜望了国母宋庆龄。抗战胜利后,他回到阔别八载的第二故乡镇江,接办和主持恒顺厂。解放后出任镇江恒顺厂副厂长,直至“文化大革命”。
李友芳先生精明强干,为人正直,性格豪爽,急公好义,助人为乐。他是镇江市一至六届人大代表。生前为江苏省工商联执委、镇江市工商联副主委、江苏省民主建国会会员。1981病故。享年79岁。
李友芳先生是光荣的烈属,也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家,是镇江市民建会、工商联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人正直,仗义疏财,为工商界所敬仰。李友芳有四子三女,长子李光耀在其支持下,早在1938年春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48年在攻打太原战役中身负重伤,医治无效,以身殉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李老再次支持小儿子李光辉报名参军。不幸的是李光辉在浙江沿海部队执行任务中落水牺牲。李友芳两个爱子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
/ 李友芳 (1903-1981) /
 
李友芳一生酷爱集邮,他的集邮史可溯源到1919年。民国时他已是中华邮票会会员和新光邮票会会员。他平生收集了遍及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几万枚珍贵邮票。他于1948年就说过:“将来原票赠与邮会或国立博物馆。”他所集邮票在“文革”中损失大半,但尚存几千枚。
他逝后,其夫人蒋侣云女士先后两次赠与镇江博物馆,其中有价值连城的光绪四年(1878)我国最早发行的大龙、小龙票。有我国第一套纪念慈禧太后60寿辰的万寿邮票,宣统皇帝登基纪念邮票、光绪二十年镇江工部局印发的邮票。另外还有140多个国家的邮票等。他的高风亮节和爱国之心,令后人肃然起敬。
2014年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及镇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为纪念李友芳诞辰110周年联合出书《邮情无价 恒顺百年忆友芳 》。


●免责声明●
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联系邮箱:gongyewenhu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