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集团:选准方向 产业扶贫走新路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热度:2591 ℃ 地区:中国

选准方向,产业扶贫走新路

——陕煤集团榆林扶贫纪实


10月11日,深秋的陕北,蓝格盈盈的天、绿格盈盈的水、金灿灿的树叶,正是榆林子洲县黄芪丰收的季节。在子洲县马蹄沟镇水浇湾村陕西天芪生物科技公司,在这个由具有60年历史的废旧老粮库改造的黄芪收购点和仓储基地,运送黄芪的农用车一辆接一辆。下货、称重、入库,在天芪公司职工高强的张罗下,忙碌而又秩序井然。

“今年,天芪公司计划收购部分黄芪进行储备,用于产品开发和前期市场营销推广,还有一部分依托北京医药大学和中药协会用于产品性能研发。”天芪公司总工程师祁春雷介绍。

精准把脉挖穷根,三位一体定良方

陕西省创新“3+X”帮扶体系,发挥国有企业管理、资金优势,去年5月份,组建9个国企合力团,其中省国资委助力脱贫攻坚第六合力团为榆林合力团。陕煤集团是榆林合力团团长单位,带领9家驻陕央企、省属企业,负责通过产业扶贫助力榆林市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在陕煤集团召开的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说:对陕煤来说,三大攻坚战既是发展的责任,也是国企的担当。打赢助力脱贫攻坚战,要本着扶贫公心,通过“巧干”,将企业产业优势和贫困地区实际匹配起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产生相互作用,发挥更大合力。

榆林市位处陕西省最北部,该市北部能源化工资源优势突出,拟打造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南部县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多为涉农、靠农县区。榆林共8个国定贫困县,包括南部六县子洲、米脂、绥德、清涧、吴堡、佳县,西部两县定边、横山。

陕煤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严广劳,多次谈到:扎实开展扶贫工作,要既谋划长远,又关注当下,尽好陕煤应有的责任担当和社会担当。

从榆林合力团的多次调研中显示,总体来看,贫困人口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人口比重大,且多数地处吕梁山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农副产品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但农产品品质相对较好;城镇化率相对较低,缺乏工业经济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地方财政收入水平较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把准了脉,找到了致贫的症结,如何对症下药,治穷根成了首要问题。“如何使陕北地区农业产业形成规模,向着大健康、大农业发展,向着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是实现陕北地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拔除穷根的最佳出路,产业扶贫则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陕煤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尤西蒂分析。

在充分调研和摸索中,最终形成了“市级开发平台+县区扶贫项目+产业发展基金”的三位一体扶贫工作模式。

产业先行,勾画扶贫蓝图

2017年,由陕煤集团注资2亿元、陕西秦风气体注资500万元联合发起,成立了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当年10月17日,正值全国第四个扶贫日,榆林合力团助力脱贫攻坚产业扶贫项目集中签约投运暨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颁证揭牌仪式在榆林举行,标志着市级开发平台正式搭建起来。该公司采取开放管理形式,集中发力扶贫工作,为榆林市8个贫困县区寻求脱贫致富的出路。

“不知不觉,我们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一周岁了,看着一个个产业扶贫项目的逐渐落地,回想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很是欣慰。”10月17日,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职工刘萍介绍。

陕煤集团总经理助理、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董事长范京道说,近年来,清涧、吴堡、佳县、延川等黄河沿岸一带红枣产业困境重重,受市场冲击严重,加之秋淋裂果,卖相差,导致红枣产业收益差,枣农积极性降低,大量枣园“撂荒”。陕北地区红枣种植面积大,涉及枣农多,达200余万亩,仅清涧种植面积就达90万亩,涉及枣农达10万余人。

针对这一情况,陕煤集团结合陕北红枣品相差、个头小,但氨基酸含量更高、营养价值更丰富的特点,选择了红枣深加工的路子。由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和榆林市清涧县政府于2018年4月17日合资成立了清涧北国枣业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3.4亿元,这是陕煤集团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在陕北的第一个项目。项目占地180余亩,一期计划建设四条红枣深加工生产线,设计建设工程包括红枣干燥车间、酱馅料车间、烘焙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冷库及缩池等,开发复方红枣浓缩汁饮品、红枣发酵饮品、红枣元素伴手礼等消费者体验更好的终端消费产品。

“红格生生的枣儿挂在树梢稍上,水格灵灵的枣妹妹把枣捧上……”嘹亮的陕北民歌飘荡在黄土高坡,一道道沟一道道梁上到处长满了红彤彤的大红枣。“眼看着这厂房一天一个样,我们村民都盼着厂子赶紧建成,枣园也不用‘撂荒’了。”清涧枣农刘家村白星星介绍,清涧北国枣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红枣深加工项目眼看就要落成了。

据介绍,该项目今年12月主体厂房将建成,设备已进入招标采购阶段,一座现代化的枣业深加工厂房正在拔地而起。建成后,预计年产值约6亿元,红枣将变身“金疙瘩”,陕北红枣产业劣势将扭转为发展优势。

与此同行,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在多次考察调研和向国内权威专家咨询和学习后,还结合子洲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在国家卫健委的帮扶下,和子洲县政府合资成立陕西省天芪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9月12日,项目在榆林市子洲县举行了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走中药材深加工路子,计划将采取“政府+农户+公司+银行”的模式引导农民标准化种植,建设黄芪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1万亩。项目一期将建设一条年产5000吨高品质黄芪药材生产线,一条年产黄芪多糖300吨、黄芪甲苷200吨的生产线,一条黄芪大健康食品生产线,达产后预估年产值约3亿元。目前,除了进行收购,天芪公司产品策划、产品包装已经初具雏形,工程环评工作、各项开工手续正在快马加鞭进行,计划将于2019年十月建成,年底投产,建成后,将有4000余户贫困户通过种植黄芪受益。

陕北地区小米、绿豆、红豆、土豆等杂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陕北地区的主打产品,种植面积庞大,几乎涉及了整个陕北地区的农民,其他如横山、定边一带山羊、牛等畜牧业都是涉农较多,特别是涉及贫困户较多的产业。欣喜的是,这些传统行业中已经涌现出一些当地龙头企业,带动了部分集体经济发展,其带贫作用值得推广借鉴,但因管理欠缺、资金短缺等因素,企业一直处在作坊式管理或者小规模阶段。陕煤集团在深入调研、分析后,积极发挥资金优势,设立了规模为5亿元的陕煤合力扶贫产业基金,按照“一县一业一龙头”思路,实施“企业+基金+政府+龙头企业+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方式,支持各县区落实“三变”改革,带动当地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现已完成对米脂小米产业的帮扶,并授权该企业为“陕煤集团产业扶贫生产加工基地”。

打造农产品“科技芯”,  让产业更具生命力

一年多的时间,陕煤集团依托“市级开发平台+县区扶贫项目+产业发展基金”的三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模式,共投资建设了7个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基金支持,已经带动贫困人口1000余人,贫困户500余户。到2019年,随着项目的建成和投产,预计有10余万相关产业的农民将从中受益。

如何让当地致富不返贫,增强当地自我发展能力?让产业更具长久生存生命力?对陕煤集团在榆林的产业扶贫来说,无疑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

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总经理李勇介绍,产业扶贫就是要通过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受益,企业在产业发展中获益,达到双赢。

对于从事煤炭行业的陕煤集团来说,欠缺食品、药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人员和行业渠道,但是陕煤集团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个理念,聘请了国内资深种植专家、生产工艺专家,联合国内最好设计院,研究院,产品策划团队,并与相关领域最强企业合作,实现借船出海。目前,天芪公司与国家卫健委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同仁堂、丽珠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北国枣业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在使产业迅速融入行业的同时,坚持“高层次谋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高效益回报”,为每个项目寻找一流的设计单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建立上下游联动合作模式,保证新型产业的生命力。同时,与各贫困县政府深入合作、交流,形成高端化转型、大企业带动、市场化运作、园区化承载、产业化推进发展模式,确保实现真扶贫、扶真贫。

产业富有生命力的关键就是要为产品打造“科技芯”。做产业扶贫,除了要改变原有粗放式管理模式,陕煤集团还将实现管理规范化、研发科学化、仓储智能化、生产现代化,并借助大数据、互联网和自媒体等多种营销手段,向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新颖的大健康产品,最终实现从供给侧提升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目前,通过实施各农业产业项目,陕煤集团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广泛的宣传效应,让枣农对销售渠道放心、对销售价格放心,有效促进了一大批农民返乡养护,减少了枣园“撂荒”;而黄芪种植已经由子洲县扩展到榆林市全域种植。针对红枣锈病、裂枣、品种改良,黄芪选种、育种、科学仓储等技术难题,计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种植指导,来加大相关产业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伴随着国家扶持、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陕煤集团通过“用制药的标准做食品”的理念,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着力打造食品、药材领域“百年老店”。通过提升地域品牌,助推地方产业蓬勃发展,引领陕北地区农业发展导向,带动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汪琳)


上一篇:陕煤集团在全省国资系统 下一篇:评论:凝心聚力打赢年底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